【当前热闻】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
2023-04-27 10:04:01来源:互联网

正文摘要:

在农村,水稻加工大米时的下脚料大米糠,一般是作为养猪使用的猪饲料,也可以用作小龙虾饲料。水稻颖壳主要成分是纤维素,含有丰富的钙质元素。大米外层包衣主要是初蛋白质和初脂肪以及碎米等等营养物质。这些营养物质尽管营养丰富,没有动物类高营养饲料口感好。所以,在喂食小龙虾时,大米糠应该加入一些小龙虾适口爱吃的饲料,提高大米糠的食用程度。总之,大米糠营养比较丰富,可以喂食小龙虾,但投喂池塘后,在些营养物质成为流状体,不易小龙虾取食,会造成部分大米糠溶水成流体,降低利用率,造成浪费,影响水质,破坏水体环境。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。

在农村,水稻加工大米时的下脚料大米糠,一般是作为养猪使用的猪饲料,也可以用作小龙虾饲料。它主要含有水稻外壳和大米外层包衣。水稻颖壳主要成分是纤维素,含有丰富的钙质元素。大米外层包衣主要是初蛋白质和初脂肪以及碎米等等营养物质。这些营养物质尽管营养丰富,没有动物类高营养饲料口感好。因此,小龙虾在取食大米糠时,吃食程度没有动物性饲料好。所以,在喂食小龙虾时,大米糠应该加入一些小龙虾适口爱吃的饲料,提高大米糠的食用程度。


(资料图片)

大米糠在投喂小龙虾之前,可以人工使用流体的黏度比较大的营养丰富的小龙虾饲料,搅拌均匀,制成颗粒块状的小龙虾饲料。

如动物血液、淀粉糊、鸡鸭蛋类,加热熟制后加入大米糠,均匀搅拌,通过冷却后成碎屑颗粒状或块状饲料,落水不易溶化,有利于饲料的利用率,避免大量米糠溶于水后,成糊状流体,不利于小龙虾取食食用,造成浪费。另外,动物血液、淀粉、鸡鸭蛋等等食物,营养物质丰富,小龙虾口感非常强,喜欢吃食,黏性大,能黏住大米糠比较紧凑,见水不溶,便于小龙虾吃食,从而提高了大米糠的利用率,避免浪费,影响虾塘环境,造成水质恶化。

总之,大米糠营养比较丰富,可以喂食小龙虾,但投喂池塘后,在些营养物质成为流状体,不易小龙虾取食,会造成部分大米糠溶水成流体,降低利用率,造成浪费,影响水质,破坏水体环境。可以加入一些口感好的黏性强的流体物,制成颗粒块状饲料,提高大米糠的利用率。

(资料来源:旭日东升付先)

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相关阅读:

嘉兴在线丨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」首创稻虾种养,他带着周边农户奔上致富路

昨天上午,记者来到盛丰生态家庭农场办公楼后,拨通了农场负责人黎金根的电话。“你好,我现在在地里干活呢。”电话那头的声音洪亮,根本听不出这是一位68岁老人的声音。

这个生态家庭农场位于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龙虾湾附近。路过一大片虾稻育苗区,在一片绿油油的水稻苗的尽头,记者见到了黎金根,他皮肤黝黑、步伐矫健,正在指导工人搭建橘子大棚。“我要建一个虾橘种养区,以后还要创建成美丽渔场。”上半年的小龙虾卖完了,黎金根还是闲不下来。

眼前这个人,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,却始终对这片土地充满热爱——他在转产转业中闯出新天地,在嘉兴范围内首创稻虾种养,并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大力推广这种种养模式,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养殖户,推广稻虾种养面积达到6000亩。疫情期间,他还向其他养殖户伸出援手,为他们保住销路。

从养猪到养小龙虾

转型路上闯出新天地

在盛丰生态家庭农场办公楼,黎金根指着墙上贴着的嘉兴“龙虾王”奖状和10多张领导调研视察的留念照,慢慢打开了话匣子。

“是不是很干净呀!以前这里养着猪,可臭了。”黎金根打趣地说,早在2013年之前,他深知养猪利润虽好,但污染环境,不是长久之道,便带头拆了自家的猪舍,开始在“藏红花”上探索商机。

2013年,黎金根从杭州建德引进藏红花的种球,成为南湖区引进藏红花第一人。种下10亩藏红花,但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:藏红花到了采收季节,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工,但工人并不好找。

“这样一来,如果再扩大种植面积,人工就更加捉襟见肘了。”2014年,黎金根一想到农场的发展可能被这10亩藏红花束缚的时候,他便毅然决然谋划第二次转产。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胆识过人、敢闯敢拼已是他的代名词。

这一年,黎金根敏锐地发现,一到夏天,人们都心心念念想吃上一份小龙虾,他预见小龙虾消费市场将一片红火,便把目光转向了小龙虾养殖。因为不想半途而废,他带领农场员工北上江苏盱眙数十趟,从繁育虾苗到养殖大虾,每一次考察都有新收获。

2015年,黎金根引进2000斤虾苗,试养10亩地,第一年亩产就达到了115公斤,亩产值达4455元。“养好小龙虾的秘诀就要摸透小龙虾的习性,你要懂它。”黎金根说,想养好一塘虾,还先要养好一塘草,种好小龙虾爱吃的“食物”——伊乐藻,这是关键一步。

5年时间里,他不断创新探索小龙虾混合种养新模式,从虾菱混合种养到水稻小龙虾种养,从空心菜小龙虾种养到草莓小龙虾种养,实现了农场钱袋子和米袋子双丰收。

在嘉兴范围内,黎金根是尝试稻虾种养第一人。水稻有增氧降温的作用,给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,尤其是高温天气下,有水稻和无水稻的温差在2℃到3℃。

如今,盛丰生态家庭农场的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大到了300亩,亩产效益也逐年提高,从开始的4000多元提升到了6000多元。

疫情之下转危为机

带动周边农户致富

每年3月至6月,是农场最忙碌的时候,凌晨三四点,黎金根就已经在农场管理虾苗、成品虾的销售,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被包装起来送往嘉兴的饭店、生鲜超市;近到五县(市)两区,远到杭州、宁波,都有养殖户来这里采购虾苗,每天的采购量在250公斤左右……

要成为小有名气的小龙虾集散地可不容易,黎金根认为,产品就应该用质量说话,质量就要用技术说话。“墙上的这张许可证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。”2018年,盛丰生态家庭农场获得浙江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,成为浙江省内第二家能够繁育虾苗的农场。

但受疫情影响,今年农场的虾苗销售成绩没有“及格”。“今年共计捕苗9450斤,但是3、4月只销售了3200斤。”黎金根想方设法扩大销路,把虾苗价格降到了20元每斤,但还是未能抵挡疫情带来的冲击。

不过,早在去年12月,黎金根投资17万元,将202亩田地开挖成塘,专门用来养殖卖不掉的虾苗。而今年上半年,小龙虾销售额将近100万元,“总体销售额比去年还增加了30多万元,虾苗滞销并没有带来多大影响。”

黎金根不仅解除了自身危机,还帮助周边农户缓解了燃眉之急,为他们保住销路。“有人卖不掉,我就让他们拿到我这里卖。”今年3月,黎金根在嘉兴市区城北路开了一家生鲜超市——嘉盛农产品直销店,3个多月来,已卖掉了1万多斤龙虾。

近些年,黎金根可谓是“桃李满天下”,他的稻虾混合种养模式让周边100多户养殖户受益,在嘉兴范围内推广稻虾种养的面积达到6000亩。

2016年开始,盛丰生态家庭农场每年举办两次水稻小龙虾种养技术培训班,由黎金根亲自授课,参加培训人员累计300多人次。“我非常愿意与农民朋友共同发展,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。”黎金根坚定地说。

来源:嘉兴在线

申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以上就是关于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的相关信息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拉萨:有效商标注册量达35035件,占西藏全区63.7%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