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轻人干起“个体户”
2023-09-08 13:56:49来源:交汇点新闻客户端

40多年前,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个体工商户应运而生。

40多年后,个体户作为独立创业的一种形式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青睐。截止2023年1月的数据显示,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.7亿户,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2/3,为近3亿人提供就业机会。今年,江苏更是成为了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突破千万户的省份。而在这庞大的个体工商户的队伍中,约有95%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。

漫步街头巷尾,富有个性、时尚新颖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。它们小而美,小而潮,小而新,处处散发着年轻人独特的智慧、创意和个性。与老一辈的创业者相比,年轻人不再将“干个体”视作谋生手段,而是将其作为彰显自己个性、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。他们凭借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个人风格,搭建起更多消费新场景,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。


【资料图】

年轻人正在以崭新的方式,赋予了“个体户”全新的内涵和意义。

【一间咖啡店】

每一杯咖啡都是在“纪念爱情”

“双塘路84号,一切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。”7月22日,一个普通的夏日,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,洒落在了ABAI阿白咖啡店。那天,张雨雨用手机记录下了店铺刚刚装起木制屋梁的模样,她将这个特别的时刻封存在了镜头里。

跨越2600公里,从西双版纳到南京,这个“90后”女孩带着“ABAI阿白”名字,回到了这座陪伴她成长的城市。

“阿白咖啡”的第一家店开在云南。“阿白”是张雨雨母亲的名字,咖啡店是父亲“张先生”送给母亲的礼物,以纪念两人携手走过的三十个年头。两年前,“中年叛逆”的张先生和阿白女士自驾游,途径西双版纳,这颗澜沧江畔的明珠所散发出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他们。在那里,两人恰好遇到了一座十分中意的两层小楼,于是当即决定,在此定居,一楼打造成咖啡小店,二楼供一家人居住。

张雨雨之前在国外留学,主修的是服装设计专业,回国后,她先后在上海的艺术留学培训机构和一家设计师工作室工作过。快节奏的生活和多年的忙碌奔波,让她逐渐感到疲惫。这个时候,父母开设一间咖啡小店的想法,恰好为她的人生找到了一个“出口”。

于是,云南的阿白咖啡开业了,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的父亲亲自设计了店面,阿白女士化身为咖啡师,张雨雨则担任主理人,一家人的共同努力,把这间云南小店打理得有声有色。

今年8月,怀着对家乡的热爱,张雨雨回到了南京,在双塘路开设了第二家阿白咖啡。

阿白咖啡

这是一间更为“年轻”的小店。张雨雨在店铺里精心营造出了一个生活美学空间:民国时期的老南京地图、玻璃画框里的老钱币、泛着银色光泽的老式打字机,这些有着历史感的老物件,默默地诉说着南京城的历史。置于储物架上的英文杂志、艺术摆件,则散发出浓浓的美式复古风情,勾勒出张雨雨六年来在美国加州留学、工作的故事。

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张雨雨和未婚夫精心研制出了六大系列的咖啡饮品,每一款都蕴藏着独特的故事和情感。“回忆系列”中的南京新华书店、大华大戏院和夏茉三款咖啡,灵感来源于父母的爱情故事,“加州系列”的五款饮品,则与她在美国加州的留学经历相关。

“每一杯咖啡的背后,都有着特有的隐藏‘口感’。我希望客人们在品尝咖啡风味的同时,也能够走进我们的生活故事。”张雨雨说。

“南京新华书店”是一款蕴含书香味米汁的咖啡,也是1988年,张先生与阿白女士初次相遇的地方。随咖啡附赠的一张小卡片上这样写道——“这是一场熟人介绍的相亲式初见,却给对方一种非常熟悉的亲切感,似乎沟通没有任何障碍。就这样,油画专业的张先生和擅长朗诵的阿白女士,在经过短暂的半年恋爱期后,顺理成章地走进婚姻的殿堂。”依然是1988年,那一年夏天,张先生和阿白女士开始约会的季节。张雨雨询问母亲关于约会的记忆,得到了“茉莉花香”的答复。于是,一款名为“夏茉”的饮品出现在菜单上,飘着淡淡茉香的它,象征着“茉莉花开的约会”。

“大华大戏院”是父亲和阿白女士第一次约会的地点,同名咖啡所搭配的小卡片以红绿相间的颜色,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。“这个颜色搭配,来源于大华大戏院以前的模样,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和老照片,发现戏院里面的柱子是非常醒目的红绿对比色。”张雨雨说,这杯咖啡的风味,带有电影院里焦糖爆米花的诱人香气,“那一年,父亲买了两张3块钱的电影票,附赠爆米花,在此之前,他们从未尝过爆米花的味道。”

与云南店相似,阿白咖啡屋在南京的栖居地也拥有一块半开放式的阳台,客人们可以一边沐浴在阳光下,一边品尝咖啡的醇香。阳光投射下的光影,在这个空间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面,“每一杯咖啡都有一个故事,希望我们的故事能够伴随入口的咖啡,把真情和温暖传递出去。”

张雨雨

阿白咖啡,不仅是记忆的留香空间,还可以是顾客的心灵树洞。吧台一角,一本复古的留言簿在那里安静地等待着客人们的翻阅与书写。“在最忙的时候,压力最大、心事最多的一年里,遇到了一群好朋友。雨雨也在这个时候开起了温暖的咖啡馆,这里就像是我情绪的容器,希望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下美好的回忆,发生更多的故事。谢谢阿白咖啡。”一位好友的留言,让张雨雨心里暖乎乎的。

“现代人的生活似乎总是过得很紧绷,希望这家小店可以让城市里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暂时放下焦虑,舒缓紧张。”张雨雨希望,阿白咖啡可以成为除了“家”以外的第二客厅,让人们在此找到一份心灵的宁静。

张雨雨和父母、未婚夫合影。

【一家书店】

让爱书之人“心有所依”

选择开一家书店,是豆子一家人延绵了二十多年的“执念”。

熙南里的巷子深处,繁华喧嚣之中,藏匿着一家小小的书店。踏入书店,乐声流淌,书香四溢,让人瞬间卸下了心灵的疲惫。“喵”,墙角处突然传来一声“喵星人”的叫声,一团煤球似的小家伙突然蹭到了脚踝。“黑豆,不要吓到人家嘞。”话音来自书店的另一边,一位年轻女孩正蹲着整理最底层的书架。

女孩名叫豆子,95后,是这间“复兴书店”主理人,也是位“书二代”。从南大汉口路到现在的熙南里,复兴书店已走过二十多年的时光。这爿小小的书店,见证了着豆子的成长,也承载着她和父母两代人的回忆,成为了一家人共同的“精神家园”。

豆子说,二十多年前,父母来南京谋生的第一份职业,就是在朝天宫的仓巷摆书摊,刚开始,书店并没有名字,直到2003年,搬到了南大的汉口路,才正式取名复兴书店。

当年的汉口路,梧桐古道,绿意盎然,曾是众多文艺青年热衷的打卡之地。复兴书店分为上下两层,楼下是书店,楼上是一家人的住所。豆子休息时,总会被楼下热闹的声音吵醒——有人谈论店里新进的书籍,有人在询问某本书的过往版次,还有人着迷于二手书上一位主人留下的珍贵笔记。在豆子的记忆里,家门口总是摞着厚厚的书籍包裹,前来买书的书友络绎不绝,狭小的店里甚至没有供人休憩的座位,客人们站在店里选购、静读,尽情享受淘书的乐趣和阅读的愉悦。年幼的豆子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,悄悄地躲在书架的角落,捧起一本她钟爱的连环画报,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悄然溜走了。

“为什么我们家要开书店?”小时候的豆子曾经问妈妈,在她眼里,同学的父母有做警察的,有当老师的,这些听上去似乎都比开书店更为有趣。妈妈当时的回答出乎意料的“简单”,“除了开书店,我想象不出自己还会做什么。”

复兴书店

那时候的豆子,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也会成为这家书店的主人。

2013年,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,实体书店的经营步履维艰,复兴书店不得不关闭,将业务正式转移到线上。几年之后,豆子成为了一名室内设计师,每天加班画图,忙到昏天黑地。2020年,父母突然提出让她重新开张书店。“爸妈说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,问我要不要试一试?”豆子清楚地知道,在娱乐业态愈发多元的当下,开一间书店并非易事。她心里问自己:现在还会有多少人愿意逛书店?自己能否胜任这个不确定的挑战?纠结了好几个晚上,豆子最终还是决定辞去了设计师的工作,全心全意担下这个“使命”。

2020年,在熙南里租下了这间屋子之后,豆子便开始亲手打造复兴书店的独特氛围:店内的布置和设计,无论是挂在墙上的手绘画和明信片,还是摆放在屋内的精致摆件,都是由她亲力亲为。书籍的陈列、灯光的明暗、阅读的氛围,每一处细节都细细考量。她希望让书店呈现“复古”“质朴”的味道,又能融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。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,豆子布置起自己的店铺,似乎更加得心应手,“开书店和做设计最相通的一点就是——给人以美感。”

提起“复兴书店”店名的由来,豆子随手拿起店内的一张手写贴纸,上面记录着她父亲的笔迹——复兴书店的名字来源于石继昌老师《春明旧事》里的“旧京店名别致多”一文,文中提到“得利复兴”四个字,意思是只要能获得一点利润,我们就会让它复兴起来。

正是秉持着父亲传承下来的这一理念,豆子守住了这一方小小的天地。经历了疫情的三年,大多数书店过得都不算平静。重新出发的复兴书店发展得还算顺畅,起码,在最现实的经济问题面前,达到了收支平衡。在豆子看来,“老板就是独立书屋的灵魂。”因为独立书店的资金并不充裕,无法雇佣更多的员工,也没法批量进货,大多繁杂的琐事都只必须亲历力亲为。一直以来,复兴书店的定位是“专卖特价图书”,豆子总是尽力去知名出版社拿到低价正版书源。在传统售书的主业上,她还通过建立书友群、定期举办线下活动等,叠加发展出书店的许多社交功能,致力把单一的书店发展为集“生活、阅读、社交”于一体的文化生活空间。

在豆子的主理下,书店就像是一个“磁场”,将同频的人吸引在一起,客人们经常在此以书会友,在这里彼此分享。有些年轻人在离店前总会心生感慨,“有生之年如果能开这样一家书店,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。”这些肯定的话语,给了豆子坚持下去的勇气,在她心里,许多“爱书之人”不仅是顾客,更是陪伴了“复兴”很多年的家人,见证了“复兴”的岁月。

豆子希望,这间小小的复兴书店能成为都市人的心灵栖息地,让人们重新感受阅读给予的力量,她相信,“只要还有人愿意阅读,我们的书店就有意义。”

【一个艺术空间】

在城市街巷点一盏“艺术之灯”

当艺术走出美术馆、博物馆,走向公共空间,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?作为一个艺术空间,“陶谷公园”给出了“答案”。

从国创园西门进入,当有一抹耀眼的白色映入眼帘时,陶谷公园画廊便到了。在这只格调简约的“白盒子”里,有着白墙、白椅、白桌,各具个性的年轻艺术“野蛮”生长着。眼前的展墙上,正在展出的是一系列名为“角落的弥思”的作品,年轻的艺术家将灵活的点线与简洁的色彩搭配,用独特的美学语言将“波普艺术”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描绘到了极致。

陶谷公园与城市里的其它艺术画廊相比,显得有些“独树一帜”。它以“公园”的形式,向所有艺术类别、艺术家、艺术爱好者和普通市民敞开大门,恰是因为这种“平易近人”,让艺术放下架子,融入到了普通人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。年轻的主理人钱熹临希望,陶谷公园可以与观众建立共鸣,将艺术和生活紧密地链接在一起。

钱熹临,曾是《南京零距离》的一名记者,在媒体工作的那段经历,让她更加理解普通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喜怒哀乐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受邀前往朋友所经营的一家美术馆参观,在那里她看到了与传统书画不同的艺术作品,眼前一亮。“当代艺术讲述的是现在和未来,这和我的个性不谋而合。”于是,钱熹临萌发了开一间艺术画廊的想法。

于是,34岁那一年,一个集当代艺术、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空间——“陶谷公园”在南京陶谷新村6号诞生了。钱熹临说,取名“陶谷公园”,灵感是来源于“陶谷新村”的路牌,她特意查阅了南京的《地方志》,发现南唐术士陶弘景曾居住在附近,而地形地貌又属于山谷,因此得名。“这个名字特别具有南京地域性的特征,于是就借用了过来。”

陶谷新村是一个老南京人的聚集区,陶谷公园蜗居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,周围是杂货铺、裁缝店和小卖部,街头巷尾每天都飘荡着小贩的吆喝声和菜香味。选择在这里开一间画廊,不禁让人佩服钱熹临的勇气和魄力。她坦言,自己曾经碰到过各个年龄段的观众,有时候让她哭笑不得,当她向来访者介绍“这是一家画廊”,结果被对方理解为“发廊”,还有的大爷大妈觉得,这里既然叫做公园,就把店里的桌子椅子搬到门口打扑克。

“艺术可以是需要我们‘盛装出席’的地方,但它也可以是只需几步路就能抵达的‘附近’。也许是家门口,也许是街头的某个转角,居民们便可以看上一场展览,这是我们的初衷。”在钱熹临看来,南京并不缺少大型的博物馆、美术馆、艺术画廊,而是缺少“短频快”的艺术小空间,因此将店面选在居民区,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进来,让艺术真正落地,与生活中的人们紧密相连。

陶谷公园的存在,宛如一阵清风拂过周边居民们的生活。人们渐渐发现,艺术其实并不“高冷”,而是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,充满着活力和包容。

2021年底,陶谷公园搬迁至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,在原有特点的基础上,重新打造出了一个复合型的艺术空间。这里由一个独立艺术空间和一个画廊组成。画廊周边陆续推出了“Something有的没的艺术商店”、“公园书店”等文化品牌,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。“陶谷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,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其中,尝试与艺术相关的事情,在这里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享受。”

漫步在陶谷公园,你会在不经意间被艺术的力量所感染。透过玻璃门,便可以看到展览一角,门旁幕墙上的装饰物寓意着每场艺术展的主题。距画廊不远处,“有的没的艺术商店”安居拐角一隅,橱窗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插画家作品,趣味性地呈现出艺术的实验精神和前沿表达。

当然,陶谷公园给予钱熹临更多的是感动与收获——有些朋友凌晨三四点钟经过画廊,会特意拍张照片发给她,说自己“来看看陶谷公园凌晨时的模样”。“有的没的艺术商店”则积极扶持中国原创插画师,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首展,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揭开了崭新的篇章。而当他们在外地再次办展时,总会热情地邀请钱熹临前去观展,这无疑给了她莫大的欣喜和满足。

“艺术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中走出去的,如果脱离生活,艺术就失去了它的光彩。”钱熹临和伙伴们的最终梦想,是打造一个包含着艺术农场、艺术餐厅等元素的“艺术乐园”。她希望,在南京这个历史人文底蕴与现代艺术气息相交融的城市里,能够“孕育”出更多小型的艺术空间,供年轻的艺术家们互动交流,也让普通人和艺术碰擦出“火花”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王慧

实习生刘雨辰李惠子

编辑: 王慧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旧金山一儿童乐园附近多人吸食芬太尼,居民怒斥:这是耻辱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